行業資訊
下文先介紹武漢市創新型中小企業以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的條件、流程以及相關培育措施,再介紹湖北省各市申報的評分標準,2023年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有需要歡迎隨時溝通分析。
即日起,注冊臥濤網,2023年開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復審,十年高企申報經驗,更有持續更新最新各歸口補貼政策,一手政策消息隨時掌握!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專利商標版權代理、軟件著作權代理(不過包退)、科技成果評價、各類標準化(參編)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化融合、企業信用修復、ISO體系認證等。】
代理免費咨詢熱線:18715065127(微信同號)
分公司地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茅店山西路創星匯科技園A棟468室
總部合肥,分公司:南京、蘇州、武漢、成都、長沙
一、武漢市申報支持條件
(一)創新型中小企業應符合《實施細則》中“湖北省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標準”要求。按標準評價得分達到60分以上(其中創新能力指標得分不低于20分、成長性指標及專業化指標得分均不低于15分),或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近三年內獲得過國家級、省級科技獎勵。
2.獲得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和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等榮譽(均為有效期內)。
3.擁有經認定的省部級以上研發機構。
4.近三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合格機構投資者的實繳額)500萬元以上。
(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應符合:主導產品應優先聚焦制造業短板弱項,符合工業“六基”所列重點領域,從事細分產品市場屬于制造業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和關鍵基礎材料;或符合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戰略重點產業領域;或屬于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及關鍵領域“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產品;或圍繞重點產業鏈開展關鍵基礎技術和產品的產業化攻關;或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創新產品;或屬于我省或各市(州)重點鼓勵發展的支柱和優勢特色產業等領域。
二、武漢市申報方法及流程
(一)申報須知
根據《實施細則》,優質中小企業根據企業不同規模、成長性、創新能力、以及市場占有率等指標依次由低到高分為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三個梯次,原湖北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改為“湖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企業應依據梯次由低到高進行相關申報,擬申報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必須先成為創新型中小企業;擬申報專精特新“小巨人”認定的,必須先成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有效期內的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無需申報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或創新型中小企業。
(二)創新型中小企業
1.申報方法。創新型中小企業申報條件及佐證材料等相關要求見附件1,申請企業需登陸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平臺(以下簡稱培育平臺,網址:https://zjtx.miit.gov.cn,技術支持電話:027-87231717)“創新型中小企業申報”欄目中填報相關企業信息及對應材料,完整填寫《創新型中小企業自評表》,并按要求上傳佐證材料。
2.申報流程。本次申報自通知下發之日起至2023年2月5日截止,截止日期后提交申報資料的企業將于下批次進行認定。企業在培育平臺申報后,各區經信部門按照評價標準,對企業自評信息和相關佐證材料進行初審、實地抽查,初審符合評價標準的中小企業,區經信部門提出推薦意見,填寫本區《創新型中小企業備案名單推薦表》(見附件2),于2月7日前推薦至市經信局,市經信局進行復核,公示后,報省經信廳備案,由省經信廳統一公告。
(三)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1.申報方法。第五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由創新型中小企業自愿申請,申請和復核采取線上填報與線下報送相結合的方式,線上與線下數據須保持一致。符合條件的創新型中小企業,需完整填寫《第五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請書》(以下簡稱《申請書》,見附件3),按要求編制本企業佐證材料(見附件4),將申請書及佐證材料合訂成冊形成線下紙質申報材料。并于2023年2月27日-3月5日期間登陸培育平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欄目,線上完整填報相關企業信息、上傳佐證材料。
2.申報流程。各區經信部門組織本區內符合條件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參與申報。申報第五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企業,將線下紙質申報資料(含《申請書》及佐證材料裝訂成冊)交至本區經信部門。各區經信部門按照《實施細則》,對企業申報信息和相關佐證材料進行初審、實地抽查,初審符合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評價標準的,區經信部門提出推薦意見,填寫本區《第五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薦匯總表》(見附件5)、初核推薦表(見附件6),于2023年3月5日前將推薦意見及推薦匯總表、區經信部門蓋章的初核推薦表(與推薦企業一一對應)、企業紙質申報資料(一式兩份)報至市經信局,市經信局將擇優組織推薦至省經信廳。省經信廳審核通過后,確定并公告湖北省第五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
(四)其他事項
1.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相關申請均不收取任何費用。審核堅持公平公正,企業只需如實填報,并提供資料即可。
2.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有關認定標準以《實施細則》為準,相關概念需按《實施細則》中“部分指標和要求說明”嚴格把握。申報佐證材料需提供2022年審計報告的,申報企業應依據申報時間及時準備。
3.有效期內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應在每年4月30日前通過培育平臺更新企業信息。未及時更新企業信息的,取消復核資格。
4.根據《武漢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激發市場活力推動中小企業突破性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武政規〔2022〕23號),對獲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市級財政給予50萬元獎勵。對創新型中小企業、2023年新獲評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以培育服務扶持為主,市級財政不給予資金獎勵。
三、武漢市創新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區經信部門要高度重視,增強工作主動性和精準性,把推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高質量發展作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和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的具體舉措,作為提高中小企業服務工作質量和水平的重要內容和有力抓手,進一步建立健全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工作專班,明確分管領導、責任科室和責任人,分解落實工作任務,廣泛發動,積極組織本區符合條件企業“應報盡報”。
(二)加強梯度培育。各區要圍繞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按照《實施細則》要求,不斷孵化創新型中小企業,加大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培育力度,并積極創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加快構建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按照市經信局《關于分層分類開展專精特新企業精準培育工作的通知》,結合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庫、專精特新企業上市培育庫、專精特新發展壯大培育庫,分層分類分級培育扶持優質中小企業,不斷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
(三)加強精準服務。結合“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活動以及“解難題 穩增長 促發展”企業幫扶活動,強化融資服務,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做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優質企業的上市培育。創新服務方式,攜手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引導產業鏈龍頭企業主動對接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高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水平,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培育一批“小燈塔”樣板工廠,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化轉型典型模式。廣泛開展管理咨詢、人才培訓等服務,為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四、湖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條件
同時滿足以下四項條件即視為滿足認定條件:
(一)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2年以上。
(二)上年度研發費用總額不低于100萬元,且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不低于3%。
(三)上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在1000萬元以上,或上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在1000萬元以下,但近2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合格機構投資者的實繳額)達到2000萬元以上。
(四)評價得分達到60分以上或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近三年獲得過省級科技獎勵,并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三;或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并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五。
2.近兩年研發費用總額均值在1000萬元以上。
3.近兩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合格機構投資者的實繳額)6000萬元以上。
4.近三年進入“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500強企業組名單。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評價指標
包括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和創新能力四類十三個指標,評價結果依分值計算,滿分為100分。
(一)專業化指標(滿分25分)
1.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滿分5分)
A.80%以上(5分)
B.70%-80%(3分)
C.60%-70%(1分)
D.60%以下(0分)
2.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滿分10分)
A.10%以上(10分)
B.8%-10%(8分)
C.6%-8%(6分)
D.4%-6%(4分)
E.0%-4%(2分)
F.0%以下(0分)
3.從事特定細分市場年限(滿分5分)每滿2年得1分,最高不超過5分。
4.主導產品所屬領域情況(滿分5分)
A.在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及關鍵領域“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取得實際成效(5分)
B.屬于工業“六基”領域、中華老字號名錄或企業主導產品服務關鍵產業鏈重點龍頭企業(3分)
C.不屬于以上情況(0分)
(二)精細化指標(滿分25分)
5.數字化水平(滿分5分)
A.三級以上(5分)
B.二級(3分)
C.一級(0分)
6.質量管理水平(每滿足一項加3分,最高不超過5分)
A.獲得省級以上質量獎榮譽
B.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獲得ISO9001等質量管理體系
認證證書
C.擁有自主品牌
D.參與制修訂標準
7.上年度凈利潤率(滿分10分)
A.10%以上(10分)
B.8%-10%(8分)
C.6%-8%(6分)
D.4%-6%(4分)
E.2%-4%(2分)
F.2%以下(0分)
8.上年度資產負債率(滿分5分)
A.50%以下(5分)
B.50%-60%(3分)
C.60%-70%(1分)
D.70%以上(0分)
(三)特色化指標(滿分15分)
9.地方特色指標。由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結合本地產業狀況和中小企業發展實際自主設定1-3個指標進行評價(滿分15分)
(四)創新能力指標(滿分35分)
10.與企業主導產品相關的有效知識產權數量(滿分10分)
A.Ⅰ類高價值知識產權1項以上(10分)
B.自主研發Ⅰ類知識產權1項以上(8分)
C.Ⅰ類知識產權1項以上(6分)
D.Ⅱ類知識產權1項以上(2分)
E.無(0分)
11.上年度研發費用投入(滿分10分)
A.研發費用總額500萬元以上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在10%以上(10分)
B.研發費用總額400-500萬元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在8%-10%(8分)
C.研發費用總額300-400萬元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在6%-8%(6分)
D.研發費用總額200-300萬元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在4%-6%(4分)
E.研發費用總額100-200萬元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在3%-4%(2分)
F.不屬于以上情況(0分)
12.上年度研發人員占比(滿分5分)
A.20%以上(5分)
B.10%-20%(3分)
C.5%-10%(1分)
D.5%以下(0分)
13.建立研發機構級別(滿分10分)
A.國家級(10分)
B.省級(8分)
C.市級(4分)
D.市級以下(2分)
E.未建立研發機構(0分)
五、湖北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標準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需同時滿足專、精、特、新、鏈、品六個方面指標。
一、專業化指標
堅持專業化發展道路,長期專注并深耕于產業鏈某一環節或某一產品。截至上年末,企業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3年以上,主營業務收入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不低于70%,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不低于5%。
二、精細化指標
重視并實施長期發展戰略,公司治理規范、信譽良好、社會責任感強,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國內領先,注重數字化、綠色化發展,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等環節,至少1項核心業務采用信息系統支撐。取得相關管理體系認證,或產品通過發達國家和地區產品認證(國際標準協會行業認證)。截至上年末,企業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
三、特色化指標
技術和產品有自身獨特優勢,主導產品在全國細分市場占有率達到10%以上,且享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擁有直接面向市場并具有競爭優勢的自主品牌。
四、創新能力指標
滿足一般性條件或創新直通條件。
(一)一般性條件。需同時滿足以下三項:
1.上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近2年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均不低于3%;上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在5000萬元—1億元的企業,近2年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均不低于6%;上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在5000萬元以下的企業,同時滿足近2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合格機構投資者的實繳額)8000萬元以上,且研發費用總額3000萬元以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比重50%以上。
2.自建或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聯合建立研發機構,設立技術研究院、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工程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
3.擁有2項以上與主導產品相關的Ⅰ類知識產權,且實際應用并已產生經濟效益。
(二)創新直通條件。滿足以下一項即可:
1.近三年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并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三。
2.近三年進入“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50強企業組名單。
五、產業鏈配套指標
位于產業鏈關鍵環節,圍繞重點產業鏈實現關鍵基礎技術和產品的產業化應用,發揮“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等重要作用。
六、主導產品所屬領域指標
主導產品原則上屬于以下重點領域:從事細分產品市場屬于制造業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軟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產業技術基礎;或符合制造強國戰略十大重點產業領域;或屬于網絡強國建設的信息基礎設施、關鍵核心技術、網絡安全、數據安全領域等產品。
湖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申報介紹到此結束,感興趣需要了解更多不妨直接來電咨詢。